《说文解字·骨部》中的“髁,髀骨也”是指髁即为髀骨。这里的“髀骨”在解剖学中通常指的是股骨,也就是俗称的大腿骨。髁作为骨头上的突起,多长在骨头的两端,特别是指大腿骨或膝盖骨上的突起部分。
在《广韵·平声·戈韵》中,“髁”被解释为“膝骨”。这表示“髁”也可以用来指代膝盖骨,或者膝盖这一部位。
髁读作kē,音调为第一声。这个字是汉语二级字,属于形声字,部首为“骨”。,“髁”字属于形声字,其形旁为“骨”,声旁为“果”,表示这个字与骨头有关,并且其发音与“果”相近。
髁的含义主要是指骨头上的突起,这种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,特别是大腿骨或膝盖骨。具体来说,它可以指代股骨,也就是大腿骨;也可以指代尾骨或者踝骨。在解剖学中,还有特定的名词如枕髁,指的是枕骨大孔两侧的椭圆形关节面。
“髁”,主要描述了骨头上的特定结构,即骨头的突起部分,特别是在大腿骨或膝盖骨的两端。
“髁”作为骨头的一部分,代表着人体的坚固和稳定,这可以象征着坚韧不拔、稳固可靠的性格特质。同时,骨头也是支撑人体的重要结构,因此“髁”也可以象征着力量和支撑。
脚髁和脚踝在解剖学上其实是同一部位的不同称呼,通常指的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,即踝关节。这个部位由小腿骨远端(胫骨和腓骨)与足部近端(距骨)构成,能够灵活活动踝关节,支撑整个下肢体重,是下肢中非常重要的关节。
脚踝(脚髁)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体重、保护内脏器官、协助行走和站立以及维持身体平衡。此外,脚踝处存在较多穴位,适当按揉可以刺激经络,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因久坐不动引起的下肢水肿等症状。
脚踝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。在日常生活中,脚踝扭伤等情况较为常见。如果发生脚踝扭伤,应及时处理,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,同时采用冷敷等方法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。如果伤势较重,应及时就医治疗。
群儿坌涌,各持砖瓦击其髁…次日,家人寻之归,两足青紫。
——清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“群儿坌涌,各持砖瓦击其髁…” 这句描述了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,他们各自拿着砖瓦等物品,向某个人的膝盖(髁)部位投掷。这里的“坌涌”形容孩子们聚集的热闹和混乱场面,而“击其髁”则揭示了他们的行为——攻击某个人的膝盖。
“次日,家人寻之归,两足青紫。” 这句话则讲述了次日的情况。经过一夜,这个被孩子们攻击的人被家人找到并带回家中。而“两足青紫”则生动地描绘了他双脚因被打击而出现的淤青和肿胀,这也暗示了他所遭受的痛苦和伤害。
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个关于孩子们恶作剧或欺凌他人的故事。他们可能出于无知或恶作剧的心态,对某个人进行了攻击,导致他受到了伤害。而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反思,即孩子们缺乏教育和引导,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。
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教育的力量和行为的后果。它告诉我们,缺乏教育的孩童可能无意中伤害他人,因此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每个人都应学会尊重他人,因为任何行为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。当我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,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,尽力弥补。
善良和同情之心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品质,它们让我们关心他人的感受,愿意伸出援手。这些道理虽然简单,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,提醒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不断学习、反思,成为一个有责任感、有同情心的人。
今天的分享到这里了,感谢大家陪我一起学汉字。(读完,棒棒哒)
(图源网络,侵删)
以上分享,如果对你有用,喜欢本文,请点【赞】和【转发】哦!你的认可就是给我蕞大的鼓励!